2005年12月2日,星期五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五版:深度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馆藏文物遭遇“天灾人祸”
饶沛

  近日,北京市文物局、北京文博交流馆完成了《北京地区馆藏文物腐蚀调查报告》。报告显示,目前北京馆藏文物腐蚀严重,其中就包括十三陵的部分文物。
    
    “天灾”
    面积狭小、没有温湿度控制、文物保存环境恶劣是大部分库房存在的问题。
    在明十三陵,300多年前为明神宗陪葬的一匹龙袍袍料已经出现损害。工作人员介绍,这匹袍料像裱画一样被粘在白色画卷上,云龙图案颜色暗淡,丝料已经剥落,多处现出衬底的白卷。
    “这是因为常温条件下,随季节变化的温度和湿度将导致丝织文物出现炭化。”定陵的工作人员解释说。
    在《北京地区馆藏文物腐蚀调查报告》中还提到,在明十三陵里,因为库房服饰柜架狭小,出土的衣服不能完全展开,文物已遭损害。
    明十三陵部分文物还出现其他损害情况。比如,没有温湿度控制,使得容易受到温湿度影响的文物发生腐蚀。“明十三陵博物馆的纺织品已逐渐脆化、褪色……”参与调查的北京文博交流馆馆长王丹说。
    另外,库房及展厅的密封不严密、尘土也是影响藏品管理的大问题。
    
    “人祸”
    除了保存环境的“天灾”外,明十三陵还出现了因保护技术不当而导致该馆文物价值削减的“人祸”,并作为“典型实例”出现在此份报告中。
    报告中提到,明十三陵文物刚出土时,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人员,对个别丝织品涂上一层有机玻璃。结果证明,这种做法不妥。目前,这些丝织品基本上粘在了一起,有些发硬,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。
    同时,报告提到,定陵出土了五件龙幢,由于打开时处理的方法不同,5件龙幢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    有两件出土时不太好定为参考品,采取的方法是用玻璃夹住龙幢,把它固定住,结果目前颜色还没有太大变化,保存得比较好,经专家鉴定升为二级。
    另三件出土时较好,定为一级,由于没有采取什么措施,颜色严重褪色、脆化,结果降为参考品。
    
    定陵回应
    定陵工作人员表示,修建地下文物库,确保恒温恒湿的条件,是保存丝织文物最好的方法。
    定陵出土丝织品600多件,均藏于十三陵博物馆里。其中“十二章衮服”、“百子衣”等皇家服饰极为珍贵。
    据十三陵博物馆介绍,几十年来,这些文物一直被存放在地上文物库中收藏,极少拿出展陈。
    因为常温条件下,随季节变化的温度和湿度将使丝织文物出现炭化。比如300多年前为明神宗陪葬的那匹龙袍袍料。
    “定陵出土文物地下文物库”预计投资7000万元,于2006年开工修建。
    
    露天存放
    《北京地区馆藏文物腐蚀调查报告》显示,除中央级博物馆外,北京现有市级和区县级文物馆藏单位81家,馆藏文物62万件,其中80%为易腐蚀文物。在这81家文物馆藏单位中,仅18家库房拥有温湿度控制,占总数的22%。
    报告指出,库房面积狭小,没有各种保护设施;专业人员缺乏,文物保护不当;资金匮乏,设备无法改善,成为目前文物保护的主要障碍。
    报告还提到,下面这些文物因为库房无法解决,只好露天存放:
    中国第四纪冰川博物馆的冰川受到自然环境的腐蚀,原有的擦痕已模糊不清;
    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在露天陈列的大部分石刻都有不同程度的风化,每年经济损失约10万元;
    密云县博物馆征集的石刻,散落在院内,风化严重;
    正阳门、智化寺等博物馆露天存放的石狮有风化和人为刻画现象;
    大觉寺因自然风化、腐蚀等原因造成的碑刻、佛像等文物残损的现象较为严重;
    北京钟鼓楼文物保管所的乾隆御制碑碑身多处风化。
    
    经费不足
    统计数据显示,1999年至2003年,中央财政专项经费保持不变,均为2万元;北京市的投入基本上是逐年递增的,近几年的平均投入约在821万元左右。然而,这个数字分到众多的博物馆头上,“能分到的羹就非常少”。
    报告还显示,对防腐蚀的投入仅占文物专项投入的6.3%左右,而且这6.3%的经费主要用于库房的改造和改建,对文物日常维护的经费几乎没有。